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发布日期:2022-04-19 作者:高秀杰 于虹圆 来源: 点击:

——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为例

高秀杰,于虹圆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摘要】“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与机制,本文立足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例,探索“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努力提升育人的实效性,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三全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倡导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彰显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既是全新思政教育理念的体现,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强调在育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出发,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搜集整合多方资源,参与到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力量,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立体化平台。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农经学院”)大力实施育人铸魂工程,按照“三全育人”机制的建设原则推进“一主线三体系两平台十维度”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科学构建高质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育人全过程

高职学生具有愿刻苦学习但文化基础较差,社会责任感强但信心不足愿接受社会挑战但心理脆弱等实际思想特点,只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使受教育者既提高理论水平,又提高思想认识,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重任在肩。农经学院强化问题意识,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农经学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融入育人全过程。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统筹协调、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体系,开展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的系列研究,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二、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构建“芍韵农情、铸魂塑人”农经文化育人体系

农经学院坚持“立足乡村办学,倾心农业职业教育,零距离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以农经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师生的“学农、务农、为农”的爱农情结作为根本导向,以打造科技新农人、电商新农人、管理新农人为目标,建立并完善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四方面协同推进的“芍韵农情、铸魂塑人”农经文化育人体系,将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与培育师生的“三农”情怀有机融合,与育人管理有机融合,与服务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将学院建设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阵地,建设成为塑造“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优良师德集体,助力优秀师资队伍成长的精神家园,培育“兴农”人才的摇篮。

三、实施“五育同行”工程,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

以“课程思政”改革为主线,构建“三融两联动”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形成凸显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创建省级思政教育示范基地;强化体育和美育教育,打造金色农业文创教育基地;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公益劳动实践项目,出版劳动教育特色教材,弘扬劳动精神,厚植劳动情怀;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美化、志愿服务等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劳动、以校为家、责任担当的家国情怀;依托学院现代农业、现代畜牧、食品加工等基地,建设“金色劳动教育”公共实践基地,拓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职能,筑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底色。

四、实施“匠心铸造“工程,构建金色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厚植北大荒精神和“三农”情怀,构建“一一四三”金色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即强化“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四项能力”(认知、合作、创新和职业能力),促进专业技能、职业标准、职业情怀“三位一体”共进发展。依托思政虚拟仿真平台宣讲“三农”政策、宣传“三农”人物、传承“三农”情怀;依托校内外文化实践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助农先锋”“科技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培养“一懂两爱”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引领未来世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农匠”“新农商”。

五、建设“传承+实践”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育人共同体

建设金色现代农业思政实践虚拟平台、农经博览馆、联合国儿基会自我认知技能培养项目展示平台等3个线上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以农耕文化馆、中药文化慧馆、食药用菌文化馆、农经文化馆等“四馆”为载体的校内文化传承基地和“金色三农情怀”教育基地,以及“东北抗联精神”系列红色教育基地等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经行、“红色逐梦之旅”、“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等系列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校内校外协同推进的育人共同体。

六、建立“十维度”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为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学院着力建立“十维度”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升工程”“百门课程思政工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融入度,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科研评价标准,健全科研育人激励机制、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建立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加强科研育人;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将“三农”情怀作为文化育人内核,厚植于专业教学、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培养中,深入推进文化育人;统筹谋划网络内容、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网络文明素养教育等方面建设工作,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切实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大力促进心理育人;进一步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进一步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大力研究梳理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实施后勤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切实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构建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高职院校应大力研究“三全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以协同联动推进改革,以机制建设贯穿改革,以育人成效检验改革,开辟育人新途径,探求育人新方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本论文为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SJGZY2019098)成果